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

  华乐钻研

News Information

中国琴学系列讲座综述之一 王建欣教授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

宣布日期:2023/3/18 14:25:58     作者: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
浏览量

琴学讲座王建欣.jpg



一、主讲人简介

王建欣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天津音乐学院) ,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偏向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1年)。其洞箫、古埙的演奏 ,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曾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天下图书普及读物奖)、主编《音乐浏览》(“十一五”国家级妄想课本)

二、讲座综述

12月21日晚 ,由888集团游戏入口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主理的“中国琴学系列讲座”在线上拉开了帷幕。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王建欣教授为天下500多名古琴专业师生以及古琴喜欢者带来了学术讲座——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此次讲座由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曾成伟教授主持。

王建欣教授从高罗佩的生平、学术成绩、小我私家轶事、诗词书法等方面 ,配合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文本资料 ,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汉学家高罗佩的中国缘与古琴缘。

1、高罗佩的早年生平

荷兰学者高罗佩(1910—1967) ,一位传奇性人物 ,职业是外交官 ,1935年大学结业后一直在荷兰外接壤供职 ,在长达3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里 ,先后供职于荷兰驻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吉隆坡的领事机构。他不但将中国古板文化作为自己及的学术研究工具 ,还强烈神往古时文人士医生们的生涯方法 ,起劲学习他们所善于的艺术 ,如书法、篆刻、绘画、鼓琴等。

可能由于他童年时光是追随父亲(水师军官)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度过 ,他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爆发了浓重的兴趣 ,并陪同终生。1930年在荷兰莱顿大学选择汉学专业.1934年以一篇论及中国12世纪米芾有关砚的论说的文章获得了东方研究硕士学位。

高罗佩的夫人水世芳为张之洞外孙女 ,其父水钧韶早年也是一名外交官 ,适逢燕京、清华大学因战事关闭 ,水世芳肄业于西南联大前身长沙暂时大学 ,厥后又在齐鲁大学修完历史社会学学位 ,之后进入设在重庆的荷兰大使馆事情 ,1943年与高罗佩完婚。

2.高罗佩的文学创作

高罗佩在天下汉学界的显赫职位 ,应该说是由于他创作的中国古代探案推理小说《狄公案》而涤讪的 ,这一事情始于20世纪40年月末 ,甚至连中国的读者也想不到《狄公案》是由一位真正的外国人用英文所写。《铜钟案》、《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湖中案》等 ,组成磷七罗佩“狄仁杰系列大全” ,包括15其中长篇和8个短篇 ,全书约130万汉字 ,并亲手绘制了古色古香的插图。除了探案 ,书中还普遍涉及唐代的司法、政治、行政、吏治、外交、军事、工商、教育、文化、宗教、民情、社会生涯等各个方面。全书以仿宋元话本文体写成 ,在天下汉学著作中唯一无二。《狄公案》全天下有中、日、法、德、西、包括瑞典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小语种29种译本。

高罗佩话本《狄公案》的创作初志——将中国古板文化先容给西方天下 ,指导西方人走出对中国的隔膜、生疏和无知 ,同时也让宽大中国读者重新熟悉了狄仁杰 ,既切合西方的审美标准 ,也契合了高罗佩心目中的中国古板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青天大老爷的形象。

王建欣教授以为 ,作为外交官的高罗佩不但写小说 ,书法、篆刻、古文、写诗填词、奏琴 ,他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绝不是外国人的“玩票” ,他能在重庆、上海、北一律地与文化界名士相唱和、探讨 ,不但仅是由于外交官身份 ,更是由于他在诗、书、画、印、琴方面的水准。

3.高罗佩的汉学研究

高罗佩的学术研究以普遍且严谨著称。研究工具的选择多以小我私家的偏好为起点 ,而不是紧跟学术时尚 ,他写出了大宗极富独创性的研究专著。

1951年东京出书《秘戏图考》 ,1961年荷兰出书《中国古代房内考》。因在日本出书《狄公案》 ,要求对书举行配图 ,高罗佩遂搜集资料、研究 ,闻一知十出书了《秘戏图考》和《中国古代房内考》。

1958年用英文出书了《中国绘画鉴赏》 ,全书近600页 ,插图160幅 ,书末附有42种中、日纸张样品。他充分相识了绘画介质 ,文字纸砚的差别与纸张质地、颜料的关系 ,让众人更周全、深刻的相识中国的绘画。

1967年在莱顿出书了专著《长臂猿考》 ,书中还包括一张录有猿啼的唱片。他从中国的文学作品发明中国人对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性纪录 ,触动他深入研究猿猴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 ,最终这本专著以动物学的专业研究泛起在公共视野。

4.高罗佩的英文专著《琴道》

1940年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出书的英文专著《琴道》 ,破费了高罗佩大宗心血。此书引经据典 ,将多种琴学著述及文学、美术中涉及古琴的资料全心译成英文 ,并详加注释。出书至今 ,一直被以为是中国琴学研究的权威之作。这本专著还成绩了他的两个作品《嵇康及其琴赋》(东京 ,1941年)、《东皋禅师集刊》(重庆 ,1944)。

《琴道》共七章。第一章“绪论” ,先容了古琴音乐的特征 ,与文人的特殊关系及琴在古代文化生涯中的职位。第二章“中国音乐的古板看法” ,围绕《乐记》讲述音乐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第三章“琴学研究” ,梳理了古今琴学资料 ,先容了有关古琴起源与特征的诸家代表性说法;另设一节“琴人的性情和修养” ,从琴童、琴室、琴社讲到文人于静室高斋或春花秋月下焚香鼓琴的美盛意象。第四章“琴曲的寄义” ,首先从音乐学角度剖析了“琴调”;然后将琴曲的内容归纳综合为五个类型(道、儒、文学作品、大自然、文人生涯)划分加以叙述。第五章“象征” ,划分从“琴制、琴名、琴声、指法的象征意义”来熟悉古琴蕴含的深意。第六章“关联” ,详细剖析琴与鹤、梅、松、剑等中国古板元素的关联。第七章 ,“结论”。附录四个:西方琴学文献、中国琴学文献、古琴——骨董 ,中国古琴在日本。最后这个附录至今仍是学术界熟悉中日琴学关系的主要文献。


别的 ,王建欣教授以为高罗佩研究古琴的视野专业而深刻:首先 ,高罗佩具备音乐学的视野。高罗佩关注古琴最早是从文化角度入手 ,好比他与著名的乐器分类学家萨克斯就选取哪一个英文单词作为中国的“琴”字 ,高氏坚持用Lute,而萨克斯建议用Psaltery。高写道:“选择用Lute翻译琴 ,更能向读者表达有关古琴和古琴音乐在文化上的主要意义的信息 ,由于西方人习惯把Lute一词与诗歌和雅致的志趣联系一起 ,它可以充分显示古琴的情形气氛;而Psaltery这个词体现了一件许多世纪前就宣告殒命的乐器。出于这些缘故原由 ,我照旧喜欢用Lute来翻译古琴 ,优先思量这件乐器的内在意义而不是外部形态。”

其次 ,高罗佩拥有严酷的学术训练。高罗佩所接受的学术训练加之奇异的履历、睿智的眼光 ,使得看问题一针见血。好比我们今天的音乐理论界还在纠缠的所谓“文人琴、“艺人琴”问题 ,他早有高论:“古琴为中国文人常备随身之物 ,古琴音乐代表了中国音乐的巅峰。可是若想熟练演奏古琴必需举行多年训练和堪任其职的先生指导 ,文人少有闲暇投入时间 ,但将琴作为一件骨董赏玩却是每个文人可以做到的。”

最后 ,高罗佩有着富厚的文献积累。高罗佩搜罗文献全力以赴 ,仰仗着优异的学术素养 ,从故纸堆里、全天下的书肆、古物店中淘宝。王建欣教授以为 ,高罗佩对中国古板文化(包括古琴音乐艺术)的痴迷和敬重 ,到了无以复加的田地 ,这份情绪 ,出于他严谨的学术研究。因此他对中国古板文化尤其是古琴音乐充满信心 ,并坚信中国古板文化总有一天会重振雄风、死灰复然。高罗佩道:“昔日琴人生涯的情形 ,一定很快就将成为已往——与之一同消逝的 ,尚有那么多昔日中国人生涯中令人着迷的事物。可是 ,就古琴音乐自己而言 ,它会有一个灼烁的未来”。

通过此次讲座 ,使得听众越发对高罗佩这一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主要人物有了越发周全深入的相识。

在提问环节 ,888集团游戏入口民乐系古琴专业学生冯一倩提问:《琴道》作为一本英语作品 ,王建欣先生在翻译的历程中是否遇到过语言上的障碍 ,是怎样解决的。

王建欣先生回应到:“中国古代的专门词汇翻译外文很难 ,高罗佩自己是用英文撰写《琴道》这本书 ,包括古琴的方方面面 ,他只要以为没掌握的地方 ,为了越发严谨 ,就都把中文附上了 ,以是我们在翻译成中文时 ,险些不保存找响应的中文词的问题 ,反倒是我们赞叹于高罗佩高明的英文表达能够契合中国古板文化的深意。”


文案:王婷




 武侯校区

地点:成都会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点:成都会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点: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888集团游戏入口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网站地图】【sitemap】